logo

当前位置:首页>热门 > 正文

世界通讯!“德械师”的实战表现如何—— 战斗力不敢恭维

世界通讯!“德械师”的实战表现如何—— 战斗力不敢恭维
2023-02-22 19:07:15 来源:哔哩哔哩

所谓的“德械师”其正式名称是叫“调整师”,这些“调整师”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分3批调整完毕,总计有30个师。其中第一批有:第2师,第11师,第14师,第25师,第36师,第57师,第67师,第87师,新2师补充旅以及教导总队。第二批有:第3师,第4师,第6师,第9师,第10师,第27师,第80师,第83师,第88师,第89师。


(相关资料图)

外界盛传的所谓三个“德械师”(87师,88师,36师)其实和其它调整师并无区别,都是一样的装备。除了官兵头上的德式钢盔是货真价实的德国进口货以外,其余的武器装备没有一件是“德械”,但在当时仍然是中国陆军中的一流部队。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这些“调整师”都相继投入了战斗。那它们在实战中的表现如何呢?看完下面这几个真实战例就能略知一二了。

战例一:

1937年8月23日,日军在江湾区张华浜一带组织了多次登陆,防守该地区的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已无力阻止敌军的猛扑,教导总队奉命投入战斗。第2团接到命令后,就由集结位置向前推进。第1营第3连第2排排长周渭渔率领一班人走在最前面,被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敌舰发现。正当周排长等人跑步前进时,一枚炮弹突然袭来,周排长被炸飞,尸骨无存;班长赵振玉下半身被炸掉,当场阵亡;列兵吴瑜、冯栋成各被炸断了一条腿,没来得及运出战场,就为国捐躯了。第2营营长秦士铨率领该营先头连与第1营第3连齐头并进,他高举驳壳枪,大声呼喊并命令司号兵吹起前进号,以便激励士气。结果暴露目标,遭到敌人海陆空火力的袭击,部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战例二: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威胁中国军队淞沪阵地的侧翼,国民党军统帅部不得不下令全面撤退。教导总队第1团第9连接到了营部传来的撤退命令,但并没有明确告知撤退的原因和后撤的目的地。由于不知道要撤往哪里,后面的部队只好跟随前面的友军一起行动。等听到前面的枪声越来越近,而且前后左右都有枪声时,才开始意识到此路不通,怀疑可能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天快亮时,才发现转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原地。当9连到达苏州河上的黄渡大桥时,由于大部队争先恐后地拥过大桥,许多重武器和人员都掉到河里。9连通过时,后面的战士都拉紧前面战士的腰带,依靠人墙的掩护才勉强过桥,此时全连仅剩70多人。

战例三:

国民党军第14师也是接受过德国军事顾问训练的“调整师”之一,这个师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曾奉命增援在罗店南与日军对峙的第67师。14师参谋长郭汝瑰计划由第83团从正面向罗店发起进攻,由第79团从侧后迂回,实施包围。83团向罗店西侧小河上的一座桥梁发起数次冲击,都被敌人打退,损失惨重,攻势受挫。原因就是士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进攻动作训练,缺乏战斗经验,加上缺乏炮火支援,导致几百名士兵在桥头壮烈牺牲。而当79团迂回到日军背后时,敌人并没有发现他们。但79团3个营并没有立即向敌人进攻,而是只派第3营渡过罗店背后的一条小河,其余两个营原地待命。第3营顺利过河后,又因情况不明,不敢继续前进,就在一片竹林里隐蔽了起来,这成为进攻失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从上述战例可以看出,所谓的“德械师”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基层军官,普遍缺乏指挥现代战争的能力。不仅战术呆板,指挥混乱,还缺乏主动进攻的精神。

战例一中,部队处于敌舰炮火力的打击范围内,指挥官不但不隐蔽接敌,反而大张旗鼓地前进,这就是缺乏现代化战争经验的表现。

战例二中,上级给下级下达撤退命令竟然不指定后撤的目的地,使得部队只能盲目混乱地撤退,说明各级军官的指挥能力都严重不足,这个缺点在随后的南京保卫战中暴露的更加明显。

战例三中,14师79团在已经迂回成功的有利态势下,竟然畏缩不前,以致丧失了有利战机,战前演习中暴露出的“缺乏主动进攻精神”的弊病没有得到任何的整改,这已经成了国民党军队的通病了。这样一支既不善于学习,又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军队不打败仗才怪呢!

在整个“淞沪会战”中,“德械师”们的战绩与其它调整师相比,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甚至还不如某些杂牌部队。经过德国军事顾问指导的“调整师”并没有改掉国民党军队只会打“呆仗、死仗”的老毛病。难怪有人说,“调整师”所接受的德式训练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训练而已”。

标签: 淞沪会战 德国军事顾问 中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