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应该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加以培养的阅读技能之一。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关于提取信息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资料图】
一、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讯息
语文教材的选文往往都会有确定的主题,行文也基本围绕主题来进行。主题句是用以概括文学作品中心思想、内容核心、写作意图、思想感情等的句子。所以,引导学生找到文本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讯息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尤为重要。一年级课文简单易懂,但也往往隐含着道理,读懂文本可引导学生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信息。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文章最后“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这个信息揭示了文章主题:我们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
案例一:《小猴子下山》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小猴子下山最后有没有收获呀?文章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了?你读读课文,赶紧找一找。”
(生读课文,找句子。)
生:“‘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告诉我们小猴子下山的结果。”
师:“空着手就是说没有任何收获。是什么原因啊?”
生1:“因为小猴子看见这个喜欢就扔了前面的东西,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
生2:“小猴子三心二意,有了这个丢了那个。”
师:“是呀,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就是告诉我们做事三心二意,最后将一无所获。”
……
通过提取信息,并对“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去”进行简单理解,明白 “三心二意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一年级课文浅显易懂,好多小故事中都有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句子。在阅读中提取这些信息,细细品味,帮助学生推进阅读的深度。
二、搜索文本显露的特定想法
文本显露的特定想法一般多出现在故事体课文中,是文中角色或作者内心活动的流露。引导学生搜索文本显露的特定想法,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了解文本想要表达的主旨与要义。
《一分钟》中的元元因为贪睡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课文第一自然段元元的内心想法“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是故事的起因,提取信息,揣摩他的心理,与后面“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形成对比,从而领悟一分一秒的重要。
深入了解元元内心特定的想法,学生在明白故事起因的前提下,推进了对文本主旨的进一步理解。
“显露的特定想法”这些信息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读懂课文,从一年级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关注这些信息,为以后深入读懂文本打下坚实基础。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