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粤医用耗材集采已落地执行 高值耗材平均降价逾四成
4月1日起,广东省牵头的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联盟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执行,心脏起搏器类高值耗材平均降价逾四成,最便宜的单腔起搏器每台只需7125元。
(资料图)
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广州已有不少患者尝到“头啖汤”。多位心内科专家认为,心脏起搏器被纳入集采后能够提升预防性植入的意愿,拯救有潜在猝死风险的人群。
单腔起搏器价格降至千元级
为了根治心脏病,50多岁的林叔刚刚接受了经皮心脏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续还需要装一个心脏起搏器。得知医保集采即将落地后,经过医生评估,他将手术延期数日直到4月,耗材费用省下了3万多元。
所谓医保集采,简单来说就是一批公立医院组织“团购”,以成规模的药品、耗材需求量,向医药企业寻求较低的价格。从患者的角度看,药品耗材集采可以大大减轻支付压力。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人体的电子治疗仪器,它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等目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宋旭东介绍,根据功能不同,心脏起搏器可大致分为传统起搏器(治疗心动过缓)、三腔起搏器(CRT,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预防心脏性猝死)等。
单腔、双腔起搏器属于传统起搏器。其中,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植入右心室或右心房中,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起搏;而双腔起搏器是植入两根电极,其导线分别放置在右心房和右心室,对心房和心室同时进行顺序起搏,好处是能更好地模拟正常生理传导的功能。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薛玉梅说,单腔或双腔起搏器的选择,要根据病人的年龄、心律失常种类以及心脏结构、功能状态,同时考虑病人的经济能力来综合决定。
集采前,起搏器价格普遍较高,单腔起搏器售价在2万—3万元,国内占比超七成的双腔起搏器约5万元左右。本次联盟集采中,国产厂家乐普在单腔起搏器非兼容非频率应答类别中报出了7125元的最低价。
据悉,本次集采共有中选产品150个,平均降幅43.09%,最高降幅76.13%。降幅最大的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类产品,价格由原平均8.55万元下降至2.04万元,每台可节省患者耗材费用6.51万元。
“一级预防”成本下降
4月1日,40岁的张大哥因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室颤,需要通过手术在体内放置具有自动除颤功能的双腔起搏器,耗材费用比集采前便宜了约4万元。
像张大哥这样在室颤经过抢救成功后需要植入ICD,临床上称为“心脏性猝死的二级预防”,多用于各种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某些遗传性心脏病等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患者。
“可以理解为这些人已经‘死过一次’了。”薛玉梅说,这部分人群预防性安装ICD的意愿比较高,该院每年安装ICD约60例左右,其中有约三分之二属于二级预防。与之相对应的是“一级预防”,即对于有相关高风险因素、可能出现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可以根据医生评估建议,预防性安装ICD。
“但这笔账,不是谁都能承担得起。”宋旭东认为,目前二级预防的患者接受度远高于一级预防。“临床上最遗憾的是,患者因为经济等原因放弃预防和治疗。集采后,这样的现象有望减少。”
薛玉梅认为,心脏起搏器纳入医保集采,不仅给了患者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还能让心脏病防治关口前移,增加一级预防的可及性。
更多的心血管领域高值耗材逐步进入集采。去年10月14日,包括福建、广东在内的27省(区、市)形成省际联盟,将对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开展集采,规模堪比“国采”。
“期待集采给心脏高值耗材的国产厂家带来保护和促进,给患者带来实惠。”宋旭东希望,随着集采落地和行业发展,未来能够研发出更多质量好、价格实惠的国产先进高端耗材,让更多患者获益。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朱晓枫 通讯员 张蓝溪 伍晓丹(钟哲 朱晓枫)
标签: